0
汉文版
藏文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 正文
中国降低乙肝患者肝癌发生率研究工程项目启动
2020-07-28 17:02:38       【 】 【收藏】 【打印
人民网北京7月28日电 今年7月28日是第10个世界肝炎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日前启动中国降低乙肝患者肝癌发生率研究(绿洲)工程项目,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教授团队提供技术支持,举全国肝病专家智慧,优化抗病毒治疗方案。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发布的《201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病毒性肝炎依然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报告病例数第一的乙类传染病。据估算,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约7000万人,丙肝感染者约790万人,每年约33万人死于乙肝或丙肝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且85%的肝癌患者具有乙肝病毒感染的背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随着乙肝抗病毒药物的广泛应用,核苷(酸)类药物可降低乙肝相关肝癌的发生率,但不能完全阻止肝癌的发生,《中国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指南2019版》指出,干扰素能够进一步降低乙肝相关肝癌的发生,对于优化抗病毒治疗方案,最大限度降低乙肝患者肝癌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张文宏表示,“绿洲项目”计划在全国筛选100多家项目医院,三年内入组慢乙肝患者20000名,建立长期的抗病毒治疗数据库,对5年内的肝癌发病率进行科学研究,探索中国干扰素抗病毒治疗降低肝癌临床技术规范。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秘书长杨希忠介绍,今年以来,针对新冠疫情防控需求,肝基会开展多种形式网络平台教育工作,开展2020年亚太肝病学会年会直播、空中课堂、在线答疑、科普直播等多种活动,服务广大基层医生和肝炎患者。

近年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从乙肝的预防到治疗,开展了一系列的项目。通过乙肝防控基金、天晴肝病研究基金、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疾控人员的科研和业务能力。针对乙肝感染高危人群,设立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项目,组织专家编写了《乙肝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使高病毒载量乙肝孕妇阻断率达99.3%。始于2012年的“中国消除乙肝临床研究平台”,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乙肝患者注册大数据平台,为近20万乙肝患者提供随访服务。

目前慢性乙肝还无法彻底治愈,但是经核苷类药物治疗1年以上的部分患者(HBV DNA检测不到、表面抗原定量水平低于1500IU),采用序贯或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优化治疗方案,可以实现30%-50%的临床治愈率,极大地改善其生存质量,有效预防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2018年,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目前覆盖312家医院,近万名患者加入项目,实现临床治愈乙肝患者1400多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高志良介绍,项目组织专家经多次讨论,编写《中国慢性乙肝临床治愈技术流程》,组织开展乙肝临床治愈大讲堂活动,培训医生超过8000名,提高各级医生乙肝诊疗水平,造福更多慢乙肝患者,实现临床治愈梦想。

0
迪庆日报公众微信

0
迪庆藏文传媒公众微信
0
迪庆日报香格里拉App安卓下载
0
迪庆日报香格里拉App苹果下载


香格里拉网

0
香格里拉藏文网

云南通·迪庆党政客户端
 
— 相关新闻 —
0

中共迪庆州委宣传部主管 迪庆日报社承办 香格里拉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8 DESIGNNTEND ALL RIGHTS RESERVRD
云新网前审字2008-002、2008-003号 滇ICP备09000927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5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90号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建议浏览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5.5以上


0